發表于:2022-01-16 上午 /閱讀:304 /評論:1
我的父親(二) “共和國長子”建設者 49年新中國成立,父親就帶全家,從老家來到國有礦區工作。剛開始被安排井下推礦車,繁重體力活,累得他渾身疼。井下作業挺危險,很是叫人擔憂,母親跟哥哥,總是期昐父親,早點下班回家??扇胰艘燥?,鄉下老人要養活,條件再苦也要挺住。 礦里招工來的,來自全國各地,這些人都是出力可以,有文化的挑不出幾個來,而當時也急需人才,憑“國小”畢業,父親很快被送外地培訓。 這所干部管理學校,校址是在長春,直屬中央部委。建國初,火熱之年代,國家正需要大量,從事生產建設管理人員。父親學的是地質專業,兩年后父親修完學業,重返單位,成為新中國第一批“知識分子”,可算為祖上“爭臉”之事,所有人無不賀喜。 本來被分配搞勘探,可因為近視,父親忍痛割愛,不得放棄,又安排去運輸科,學了陣司機,終因視力而退出。 后又當調度員,協助組織礦上生產,一干就是十來年。父親做事謹慎、勤懇、踏實平凡崗位,卻兢兢業業,任勞任怨。有趣的是,九十年代末,我也曾是單位“調度”,是否是“父業子繼”呢? 那年代,思想政治掛帥,父親爭先恐后,要求進步。除做好本職工作,還參加各種政治運動,身為“共青團”,兼職做“宣傳員”,成為大小活動積極分子。因父親家庭成分高,政審非常嚴,提干升職都沒能通過,一輩子都是“小職員”。 因為家里孩子多,生活拮據,總是省吃儉用,節約是那時社會美德。父親從此戒煙,后半生沒抽一支。有次挑水,手表掉井,十幾年也沒舍得再買。他做宣傳員,樂此不疲,寧可家里油鹽不買,也得買足文具,因為是“革命”需要。 那“青春似火”時代,“先進生產標兵”、“新突擊手”等獎狀,掛滿家里整面墻,還有各種獎品,擺放箱蓋上,那許多單位集體合影,照片眾人目光,閃爍時代興奮自豪。 這是父親“榮譽”和驕傲,也使全家感到榮耀之至,足以證明父親,在“火紅”時代,勤奮向上,積極進取,為祖國建設所做貢獻,與無數先輩們,用熱情和辛勞,鑄就“共和國長子”豐碑,成為第一批新中國建設者,遼寧工業之先驅,共和國之驕傲! 2022年1月16日于沈陽
是那個年代的味兒!